2025年6月28日,由合肥院承建的华夏特钢有限公司国内首条大规模脱硫石膏+电解锰渣制酸生产线二期工程成功投料运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固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实现全线投产。继一期工程于2025年2月下旬顺利投产后,二期工程在一期运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艺,目前两期生产线均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脱硫石膏和电解锰渣分别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及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传统处理方式以堆存为主,易造成环境污染。合肥院创新研发的脱硫石膏制酸技术,通过一定比例的脱硫石膏和电解锰渣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几种固废原料和和部分还原剂,通过煅烧、高温分解等一系列工艺程序制成成品硫酸(98%),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固废处置难题,还可年产硫酸80万吨,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显著。
两期工程稳步推进,运行指标行业领先。项目一期自2025年2月投产后,连续多月保持满负荷稳定运行,硫酸纯度达98%,关键能耗指标优于设计值。二期工程在一期基础上优化了工艺流程、操作控制系统,投料后72小时内即达产达标,真正展现合肥院迭代优化智造实力。天元锰业技术负责人表示:“项目的成功投运印证了国产化技术路线的可靠性,为行业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成熟案例。”
作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脱硫石膏制酸项目,环保效益尤为显著,相比于传统硫铁矿制酸工艺,其全线投产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节约硫铁矿资源100万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大幅降低硫酸行业对传统硫磺和硫铁矿的依赖,这种“固废吃干榨尽”的模式,对钢铁、电力、化工等高能耗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宁夏绿色发展方案”,并助力“双碳”目标, 引领绿色制造升级。